间歇鼓泡碳化塔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
碳化过程中石灰乳为固定相,碳化气为连续流动相,利用塔内有效液面高度形成的静压,压缩后的碳化气由塔底部经简单的气体分布器后进入碳化塔,与氢氧化钙悬浮液充分接触,由于气液密度差使气泡自行由塔底上升至塔顶排出,CO2上升过程中与悬浮液接触、溶解并完成碳化反应,CO2上升反应过程中,其气泡越小、分性越好、碳化反应就越快、吸收率越高。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压力越来越小,气泡逐渐膨胀体积增大,分敬性变差,碳化反应变慢,CO2吸收率下降,这种趋势随着塔高的增加而越明显。因此,如果单纯通过增大鼓泡碳化塔的高度来提高产量和CO吸,收率的效果并不明显。有些厂家在碳化塔中设置搅拌装置,通过搅拌来改善体系的传递效果。也有厂家通过塔外用泵使石灰乳实现循环操作,使液相也实现连续操作,这些操作的电耗较高。也有些综合性化工企业,利用化工生产过程中富余的高浓度二氧化碳,采用加压碳化来生产纳米碳酸钙,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,也使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显著增大。
上一条: 纳米级碳酸钙的表面效应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?
下一条: 消化过程是怎样进行质量控制的